氢能两轮车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源。氢能两轮车主要结构包括车架、氢气储存系统、氢燃料电池系统、动力电池组、电动机系统和控制系统等,其中,氢燃料电池和储氢系统为核心部分:(1)氢燃料电池:包括燃料电池堆、氢气进气系统、氧气进气系统和冷却系统等。氢气进气系统将氢气从储罐中引入燃料电池堆,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,产生电能和水蒸气。冷却系统用于控制燃料电池的温度,以保持其正常运转。(2)氢气储存系统:包括高压氢气储罐/固态储氢瓶和相关的阀门、管道等部件,用于储存氢气并提供给燃料电池使用。
氢能两轮车当前成本高于锂电/铅酸车型,但能量密度、续航、环境适应性等方面表现更优。氢能两轮车尚处产业初期,零部件成本相对较高,续航80-100km的氢能两轮车普遍价格在8000元以上,而同样适用于共享领域的锂电/铅酸两轮车价格仅3000-4000元。但氢能车仍具备多维度优势:(1)能量密度和续航:固态储氢能量密度高达300-1000Wh/kg,是锂电池的约3倍/铅酸电池的约10倍,续航显著优于锂电/铅酸车型;(2)使用寿命:常见两轮车氢燃料电池寿命约2000小时、储氢瓶2000-3000次循环,后续有望提升至3000小时、5000次循环以上;(3)环境适应性:燃料电池环境适应性强,而锂电、铅酸电池冬季续航折损达20%、50%;(4)安全性:氢能两轮车多使用固态储氢瓶,充/放氢压力<3/1MPa,且无自燃风险。氢能两轮车更适用于高安全性、环保性、长续航以及高周转率要求的使用场景,例如共享出行、景区交通、高端e-bike等。
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频发,蓄电池热失控为主要原因。锂电池引发火灾比例远高于铅酸电池,氢能安全性突出,有望替代锂电成为规模商业运营的更优解。相较锂电,氢能两轮车在燃料扩散性、储能结构设计、热失控风险、逃生窗口时间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:(1)爆炸风险低、无毒:氢气扩散快,将有效减少爆炸风险,且燃烧无致命毒气;(2)结构更安全:储能结构-储氢瓶通过多层防护提升抗冲击性,而锂电池组结构脆弱;(3)热失控可控性强:氢能热失控过程可控,且无锂电池的锂枝晶问题;(4)逃生空间大:氢能车起火逃生窗口长达5分钟,锂电仅90s左右。在2023年12月中国汽研开展的国内首次氢燃料电池整车极限火烧试验中,泄压阀正常泄放后车辆未发生爆炸,在极限情况下乘员约有5分钟的逃生时间。综合来看,氢能车安全性远高于锂电,在两轮车这一起火事故频发的领域,有望成为商业运营的更优选。
根据对共享/典型车型的配置推测,设定测算车型的参数配置。除动力、储能装置、能耗方面存在差异外,假设车架、控制系统等基础配置均相同。
(1)氢能两轮车:a)配置:搭配400W功率燃料电池和100g固态储氢瓶;b)寿命:电池、储氢瓶使用寿命分别为2000小时和3000次循环,车架及其他系统使用寿命4年;c)续航和能耗:车辆理论续航达到100km,假设续航折损为15%,能耗为1g氢气/km。
(2)锂电两轮车:a)配置:搭配常见的48V24Ah锂电池,带电量1.152kWh;b)寿命:锂电池800次循环寿命,车架及其他系统寿命4年;c)续航:车辆理论续航80km,假设25%的折损下,能耗为0.019度电/km。
(3)铅酸两轮车:a)配置:搭配常见的48V12Ah铅酸电池,带电量0.576kWh;b)寿命:铅酸电池300次循环寿命,车架及其他系统寿命4年;c)续航:车辆理论续航40km,假设35%的折损下,能耗为0.022度电/km。
补能成本方面,假设电费为1元/度、氢气为33元/kg(不含补贴)
氢能两轮车当前综合使用成本仍然较高,相较锂电/铅酸车型分别高78%/50%。(1)购置成本假设:氢能两轮车电池、储氢瓶成本仍然较高,假设整车价格为9000元,其中氢燃料电池4500元、储氢瓶2000元;锂电两轮车3900元,其中锂电池1400元,铅酸两轮车2900元,其中铅酸电池400元。此外,基础车架、电机及其他部件共2500元。(2)折旧假设:将使用寿命折算为公里数,氢燃料电池寿命2000h,若以20km/h计算(国标≤25km,且锂电车型续航通常以20km为测算时速),对应40000km;储氢瓶、锂电池、铅酸电池均按循环寿命×单次有效续航×(1-寿命折损)计算;车架寿命4年,假设每天运行20km,对应29200km。运营成本方面,由于氢能换氢速度更快但需要加充氢设备,其成本难以估量,暂不计入测算比较。综上,整车使用成本约等于购置成本折旧加上能源成本,氢能/锂电/铅酸两轮车每公里成本为0.2390元/0.1340元/0.1591元,氢能两轮车成本分别高于锂电/铅酸车型的78%/50%。锂电两轮车经济性优势明显,氢能成本仍然较高。
若考虑揭榜挂帅对于氢能部件的降本、提寿命的指引,氢能两轮车经济性有望快速提升。根据揭榜挂帅目标,到2026年燃料电池系统寿命将≥3000h(现2000h)、储氢瓶寿命超5000次(现3000次)、储氢与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低于5000元/套(现6500元/套),折旧成本将大幅下滑。考虑揭榜降本目标以及氢能补贴后,氢能经济性快速提升,趋近于锂电车型。氢能两轮车每公里成本降低至0.1805元,较锂电/铅酸车型成本高35%/13%,经济性方面仍有部分劣势,但已大幅趋近。
若考虑加氢补贴,氢能车经济性进一步提升。近年来,各地陆续发布氢能补贴相关政策,例如,北京、克拉玛依、大连分别对加氢价格30、25、20元/kg及以下的加氢站进行运营补贴,假设补贴后加氢价格为25元/kg、20元/kg,对氢能两轮车使用成本进行测算,分别对应0.1725/0.1675元/km,相对锂电高29%/25%,相对铅酸仅高8%/5%
在氢能的应用落地场景中,两轮车相对投资规模较小、对补贴要求较低、技术难度相对低,且自身具备续航长、补能快、安全性高等优势,政策推广积极性和市场接受度均相对较高,有望成为氢能落地的突破场景。远期来看,随着产业持续降本、规模效应提升,其推广有望从政策、补贴依赖走向市场化应用落地。